广东人“芥”不掉的美味!电白产水东芥菜因何“甲天下”

发布时间:2025-04-02 00:03:08  来源:www.m6mile.com

  眼下,在茂名市电白区沙院镇沙院社区那房村的蔬菜基地里,连片绿油油的芥菜生机盎然,菜地里工人正忙着收割、清洗、装运,田野上一派繁忙景象。“我们种植的是水东芥菜,相较其他芥菜口感更脆爽,质嫩无渣。”基地负责的人介绍,基地水东芥菜亩产可达4000斤,产品远销珠三角等地。

  水东芥菜是电白特产,因特殊的地理天气特征情况,使其在口感与营养价值上脱颖而出,有“水东芥菜甲天下”之称。水东芥菜以“脆”闻名,茎多叶少,甘甜无渣,所含维生素C是大白菜的两倍多,每100克含钙1134毫克,属蔬菜中最高。何谓之“脆”?刚从田里连根拔起的优质水东芥菜,叶片上还挂着露珠。手一松,菜落地,一声咔嚓,碎成几瓣。

  正是这种独一无二的特质,使得水东芥菜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保护,经常现身全国各大餐饮名店的菜单上,成为高端芥菜的代名词。

  那房村蔬菜基地,眼前这片400多亩的“致富田”,一年多前还是杂草丛生的撂荒地。如今,借着“百县千镇万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工程”深入实施的契机,当地大力盘活土地资源,引进企业未来的发展水东芥菜等特色种植,让“沉睡”的土地焕发生机。

  “水东芥菜最适合在距离海边六公里左右的沙质微酸土壤中种植,再加上优质的肥料、种子和科学种植理念,才可能正真的保证良好品质。”那房村蔬菜基地负责的人介绍,沙院镇分布有许多红色或黄色的沙土地,土质肥沃,这里种出的水东芥菜茎多叶少、口感脆嫩,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沙院镇天然的水土环境,不断助推水东芥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沙院镇,当地把培育壮大“水东芥菜”富民兴村产业作为镇党委“一把手”项目推进。“我们一方面在不断延伸芥菜产业链条,拓展销售范围;另一方面也在探索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芥菜品牌化发展。”沙院镇党委书记柯蔼宁介绍,通过发展芥菜规划化种植,不仅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还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增收。

  据粗略统计,沙院镇水东芥菜种植培养面积已逾千亩,年产量约1.8万吨,本土种植企业与引进企业合计已达十来家。目前,沙院镇还在谋划推进万亩水东芥菜产业融合项目,在打造标准化种植基地之外,探索推进研学科普与农旅融合,形成并放大“特色农业+文化+旅游”集聚效应。

  立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优点,电白通过推广标准化种植、强化品牌宣传,推动水东芥菜从“地方特产”向“高端食材”升级进入全国多家高端餐饮连锁店。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目前当地水东芥菜年种植培养面积约4万亩,年产量接近8万吨,每吨产品平均产值达到4000—5000元。

  水东芥菜享有盛誉,受特殊的地理天气特征情况影响。电白紧邻南海,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这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夏季漫长而冬季短暂,为蔬菜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沙丘地质与微酸性黄土壤的结合,更为水东芥菜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为确保水东芥菜的品质,此前电白建立了水东芥菜种子提纯复壮繁育基地,通过精心选育和提纯复壮,为农户提供优质水东芥菜种子。

  从产区上看,电白区水东芥菜种植区域主要分布于水东、林头、观珠、旦场、麻岗、树仔、电城、岭门、马踏等地。近年来,沙院镇、小良镇种植水东芥菜的面积也在逐步增加,助力水东芥菜的生产经营向产业化、规模化转变。

  清晨7点,工人梁妹便来到小良镇北庄村岭芋蔬菜基地,熟练地将地里的水东芥菜连根拔起,过水洗去泥土,整齐叠放装筐。“一天能摘150斤,工资按小时算,收入稳定。”年过五旬的梁妹是这里的摘菜工人,每天她都在这片100多亩的基地里辛勤劳作,“今天订单多,估计得忙到晚上八九点。”

  除三伏天外,岭芋蔬菜基地全年轮种水东芥菜。采摘期时,基地里像梁妹这样的工人有10多名,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据合作社负责的人介绍,基地种植的水东芥菜一年4造,其间不种其他农作物,每年产量可达200多万斤,主要销往广州、湛江等地。

  9年前,来自罗坑镇的何成栋发现沙院镇适宜种植水东芥菜后,便从老家来到沙院镇,采用“合作社+农户”模式和当地合作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引进专业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发展芥菜规模化种植。在这种模式下,不少农户不但可以通过出租土地种植水东芥菜获得租金收入,还能下田种植获得每天100多元的劳务报酬,在“家门口”实现灵活就业,实现工作家庭两不误,“引一企兴一村”效应显著。

  “以前地都荒着,现在企业来承包,我们既能收租金当‘包租婆’。”村民程姨笑着说,这里上班时间灵活,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又方便接送小孩、照顾家庭,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位于电海街道蓝田坡村坝基头村的正绿菜业国家级水东芥菜标准化示范区内,建有连片的保温大棚、防虫大棚和智能温室等多个功能棚区。这里是电白最早一批大规模水东芥菜生产企业,不仅发展形成了水东芥菜标准化生产的诸多“硬技术”,还有效带动了周边100多户农户种植芥菜。

  从撂荒地到“致富田”,从传统种植到科技赋能,水东芥菜产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见证了电白区乡村振兴工作和“百千万工程”的扎实成效。如今,成千上万亩水东芥菜持续走进全国各大餐饮名店,铺展着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画卷。

  “全链条推进沉香、荔枝、对虾、丝苗米等特色农业产业化,做好水东芥菜、小耳花猪、圣女果等‘土特产’文章,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纵观近年电白多项部署,“土特产”仍被视为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重要抓手。农业部门也表示,将在品种培育、品牌打造、产业链延伸等方面持续发力,让这棵小小的水东芥菜成为乡村振兴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