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青岛6月9日电(记者张旭东)记者近来在采访中见到,在山东平度市蓼兰镇杨家顶子村智能育苗温室,喷灌车沿着轨迹对葱苗进行灌溉,操控温度和湿度的空调设备时不时会主动作业起来,坚持大葱苗在最适合环境中成长。
蓼兰镇杨家顶子村党支部书记杨同林介绍,智能育苗温室总投资350万元,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新上全主动种苗播种机、种苗移栽机、水肥一体化灌溉等设备设备,每年可繁育种苗2400万株,可完成赢利100万元以上。
“咱们将赢利按份额分配给贫穷村,让这些村有了安稳团体收入。一起,这个温室还给贫穷户供应了作业岗位,他们在这儿打工,每个月也都能有固定收入。”杨同林说。
本年62岁的滕淑芳是蓼兰镇何家店村的贫穷户,有听力残障,劳动能力较弱。这个育苗温室建起来今后,他就在这儿担任除草等作业,每个月能收入2000多元。“我自己的地承揽出去了,每年能挣些钱,再加上在温室打工,收入比前几年多了。”他说。
以这个温室为中心,当地组建了农业合作社,与周边12个村庄的50个贫穷户签署协议,为贫穷户一致供应免费的种苗、贱价肥料和农药等农资,一致进行技术指导等,并以高于商场的价格收回大葱。现在,贫穷户的栽培培育面积达1200亩,发明社会效益400万元以上。
平度市政协副主席、市扶贫办主任唐云莉说,平度是农业大市,使用扶贫资金建造智能育苗温室这样的项目,不仅为贫穷户和贫穷村供应安稳收益来历,还推动了农产品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栽培,提高了农产品竞争力,促进了当地农业供应侧结构性变革。
除了大葱外,平度市还使用扶贫资金扶持建造了草莓、香菇、芦笋等工业项目。据初步统计,平度市自2016年以来投入工业扶贫资金达18512万元,共扶持工业项目254个,带动40个贫穷和经济单薄村脱贫,直接获益贫穷户达8000多户,户均增收5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