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来从青海省农业乡村厅得悉,2024年,高原冷凉蔬菜输出70多万吨,完成了历史性打破。现在,蔬菜已是青海仅次于粮食、油料的第三大农作物,栽培培育面积稳定在60万亩(1亩≈0.0667公顷),产值保持在150万吨以上,渐渐的变成为全省农业经济开展新的增长点和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重要工业。
近年来,青海安身高原冷凉资源禀赋,把开展高原冷凉蔬菜工业作为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制作的重要抓手,狠抓基地制作,进步品牌价值,拓展输出途径,全省蔬菜出现“面扩、量增、价涨”利好局势,保供输出才能大幅度的进步。近三年,青海继续加大高原冷凉蔬菜基地制作力度,通过轻简化制作、节水微喷滴灌、主动卷帘排风等新技术,助推设备蔬菜工业“升级换代”,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完成全掩盖,先后建成合作万亩供港蔬菜基地、贵德菜薹基地、尖扎芦笋基地、湟源荷兰豆基地、格尔木大白笋等露地蔬菜生产基地312个,蔬菜规范园(生产基地)163个,创立省级蔬菜工业园3个,湟中区获批投建国家级高原冷凉蔬菜工业园,西宁被我国气候服务协会颁发“国家冷凉蔬菜黄金栽培区”称谓。
2024年,累计向港澳地区出口高原冷凉蔬菜2486吨,价值达千万元以上,带动产地农户年收入户均添加3万元左右。2023年8月,青海高原冷凉蔬菜初次供港,完成了历史性打破。通过一年多的开展,全省供港澳蔬菜基地认证和挂牌办理工作顺利推动,经海关存案的出口蔬菜基地有29家,面积达5.7万亩,栽培的供港澳地区蔬菜种类由开始8种增至19种,工业复兴与连带增收效应明显。(记者 杨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