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铁杆葱收成的时节,走进林西县大井镇大川村,田间一排排绿莹莹的铁杆葱垂直耸立、葱香扑鼻,田地里随处可见乡民繁忙的身影。
伴随着主动收割机的轰鸣声,一排排葱白莹润、粗细均匀的葱连根拔起,现场30余名乡民娴熟有序地进行着收葱、捆扎、转移、装车等作业,这些葱经过采收、吹皮、采叶、装袋、入库、拉冷等程序,第一时间经过保鲜冷藏物流直接配送到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蔬菜交易中心。据了解,铁杆葱作为大川村的“明星农产品”,个大、香浓、辣烈,肉厚心实、质地细密、耐储存是它的特征,然后倍受商场喜爱,求过于供。
“我种了700多亩铁杆葱,每亩均匀产值可达16000斤,一亩地能收入近30000元。总产值能到达2000多万元,下一年我还要持续扩展栽培规划和品种!”铁杆葱的丰盈让基地负责人杨久军充满信心。
“一大早我们就到地里干活了,帮助收葱一天150元,在这里离家近,薪酬当天结算,我们都干劲十足。”乡民李占军手里拿着一大捆红绳,正忙着捆扎大葱。早些年,他在外打零工,妻子在家务农。现在,夫妻俩把家里的几亩地流通出去,在村里打零工,多了一份收入让一家人的日子也渐渐变得好。他一边分拣着葱苗扎捆,一边快乐地说:“我们村现在越来越有特征了,本年种的这些蔬菜收成又好价格又高,我们乡民还能来打工赚钱,下一年我也跟着种。”
据大川村党总支书记耿春波介绍,栽培大葱除草、杀虫、采收不能脱离人工,一名工人每天的薪酬有100多元,有用带动了村里大众致富增收。不只激起了当地栽培大户的积极性,也让邻近乡民完成了“在家门口作业,打工不必往外走”。不只让本村乡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也为邻村乡民就近务工、增加收入供给了时机。
丰盈的铁杆葱工业,是林西县开展特征栽培业的缩影。近年来,林西县一直在优化农业工业系统,在“特”字上下功夫,打造“精品农产”,选用“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形式运营,让乡民以务工、土地流通、入股分红等方法完成增收,抱团开展,让乡民在家门口就能装满“钱袋子”。下一步,林西县还将在推行宣扬,扩宽销路上下功夫,全面做好技术指导和政策扶持作业,逐步形成工业规划化、品牌化、专业化,让特征工业成为助推村庄复兴的强引擎。(杨玉婷、刘婕)